kaiyun官方网app下载app 一个恐高症患者的勇者游戏
在所有极限运动中,跑酷是最接近城市的运动。它最早由越战时期的法国士兵发起,2002年在英国流行起来,随后慢慢传入中国。由于跑酷(英文名:Parkour)发生在最日常的城市街头,来到中国后,它有了一些更有趣的译名——“暴力酷跑”、“城市冲刺”、“位移的艺术”。
家住杭州的跑酷大师“狮子”赵学强就用这种方式站在城市里感受一切。
作者:Minter
编辑 | 周末
照片:受访者提供
身体是支柱
两栋建筑相距半米,最快的方式从一栋建筑到另一栋建筑只需要不到三秒的时间。如果你是专业的跑酷运动员,蹲下向前一步就能完成这个“瞬间位移”。在跑酷运动员的世界里kaiyun官方网app下载app,建筑的平面没有纵向和横向的限制,它们可以瞬间摆脱重力,翻转、倒挂、旋转。平面上一切看似“人类足迹无法触及”的障碍都显得无能为力。
家住杭州的跑酷大师“狮子”赵学强就用这种方式站在城市里感受一切。
在所有极限运动中,跑酷是最接近城市的运动。它最早由越战时期的法国士兵发起,2002年在英国流行起来,随后慢慢传入中国。由于跑酷(英文名:Parkour)发生在最日常的城市街头,来到中国后,它有了一些更有趣的译名——“暴力酷跑”、“城市冲刺”、“位移的艺术”。
在跑酷爱好者的眼中,所有的建筑、所有的场景,都是矗立在这座城市里的“障碍”,他们的目标就是跨越它们!
连接两层楼的扶手露在半空中,赵雪强一边跑,一边放低身体,从扶手下面的缝隙滑下,到了下一层楼。然后踩在楼梯边缘,再次腾空,落在对面的花坛里。在围观的人还没反应过来时,他已经站起身,跑出了十米开外。赵雪强的动作很快,以奔跑的速度掠过城市中的建筑,越过那些“天然”的障碍,只用了一个道具——他的身体。
饱满的肌肉是每个以运动为生的人的共同身体特征,但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,赵学强的肌肉上写满了跑酷独特的“密码”。
同样是肌肉饱满的手臂,赵学强的肌肉看起来不像健身房私人教练的圆块,而是条状的。手臂上侧的肱二头肌并不起眼,但下侧的肱三头肌却格外突出。这个肌肉形态和生活在野外的猿猴一样。跑酷中有很多地面支撑动作,再加上从垂直墙壁爬上屋顶的过程,是在模仿猴子等灵长类动物。慢慢地,慢慢地,这些年,身体就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。
他晒得黝黑、精瘦的手臂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纹身,一头脏辫用发带扎成一缕,竖在脑后。在街上奔跑的赵学强,就像他给自己起的绰号“狮子”一样。他个子不高,不到一米七,看上去颇为瘦削,但肌肉力量和敏捷性都很好,灵活自如,可以轻松穿越、攀爬、跨过各种建筑形态。
八年多前,赵学强辞去了原来的公司的工作,报名参加了杭州一家训练馆的跑酷训练。如今,他已经成为杭州最有名的跑酷教练和跑酷文化的推动者。赵学强说话声音温和,待人亲切,上课很有耐心。第一次接到采访邀请时,“狮子”用语音回复:“等一下,我在做饭。”
当我停下来的时候,我心中的野兽又回来了。
限制≠风险
跑酷是一项没有限制、没有固定规则的运动,赵学强最喜欢这两种品质,因为它们意味着“自由”。
建筑空间复杂的城市当然是跑酷爱好者的天堂,但即使是最简单的小树林、一块石头、一棵树、一条小溪,也能给跑酷爱好者带来乐趣。“跑酷没有限制,是一项非常自由的运动,可以无限发挥创意,并不是说你必须在某个地方做某个动作,想干什么就干什么。”赵学强说,“感觉自己什么都没有,但依然可以玩得尽兴。”
入行后的最初几年,是一段值得无限回味的时光。俱乐部里几个小伙子都在25岁左右,年轻的也不过20出头。在健身房完成常规训练后,大家总会约好一起“走街”。杭州是一座依山傍水的江南城市,人们走街通常会选择一些比较繁华、风景较好的地方。武林路就是一个绝佳的选择。这条路紧邻杭州市中心最繁华的区域,到西湖的直线距离不到两公里。一路走着玩着,“就在路边,你就感觉到这就是我理解的自由跑酷的感觉,这也是你一开始最想要的感觉。”赵学强说。
跑酷速度快,动作多,翻滚、飞身、旋转踢腿等动作很常见。赵学强被小区物业、楼管、广场管理人员等拦了无数次,他们说:“你不能这样做,太危险了。”“走开,别给我们添麻烦。”“你这是破坏公物!”之类的话。
跑酷毕竟是极限运动,自然危险性十足。近10年来,全球有不少跑酷爱好者在跑酷过程中意外身亡。保持着跑酷速降世界纪录的俄罗斯跑酷运动员阿列克谢·肯斯,在一次跳跃中从五楼坠落身亡。莫斯科跑酷协会前主席埃罗普在训练时从桥上跳下,被疾驰而过的汽车撞倒身亡。不危及生命的事故更是屡见不鲜。
赵学强起初并不惧怕这些,白天上班,晚上泡网吧,偶然在网上看到一个外国人的跑酷视频,翻墙、翻跟头“酷毙了”、“好帅”、“太厉害了”。这让他辞去公司工作,开始学习跑酷。刚开始的一两年,他的想法很简单,“什么难度大、极限的东西我都会去尝试,我就是想比别人更优秀、更强。”他说。
他很有毅力,一旦决定了一件事,就会全身心投入其中,认真研究,也正是这份专注,让赵学强闯进了全国职业跑酷赛的决赛。
我参加比赛的时候,跑酷这项运动其实才刚刚传入国内不久,能称得上专业的选手寥寥无几,大部分都是通过看国外的视频自学的。因此,虽然玩跑酷的人很多,但普遍水平都不怎么样。如果在没有扎实基础的情况下,就一味追求刺激和刺激,肯定会出问题。决赛当天,除了自己上场的那场,赵学强在下面看了所有的比赛。不知道为什么,每个上场的人都像是在“拼命”,明明动作不到位,却依然冒险。果然,落地时发生了各种意外,有人淤青,有人骨折,最严重的一个后脑勺撞到了,直接从比赛场地被推到了急救室。主办方和参赛选手还凑了一笔手术费。
“现场看到的一切,让我感觉很不舒服。”赵学强说,“这不是我理解的跑酷,我来北京比赛,就是因为有这个梦想,我很喜欢这项运动,如果能闯进决赛,我这一生就无憾了。但看到这一切,我觉得毫无意义。”
赵学强从北京回杭州的路上,心情都很失落,这件事似乎告诉他,跑酷真正的“挑战”,并不意味着要不负责任地挑战自己的生命。
身体练习
赵学强再也没有参加过跑酷比赛,抛开表演的噱头,“安全”成了他经常对学生们说的话。
如果你报了赵学强的跑酷训练班,别以为你能“快速”学会。他在前期课程中安排了不少基础训练,总有新学员刚来时不懂,觉得那些重复、不酷的动作很无趣,就让赵学强快速教真动作。赵学强听着,也没多说什么,三分钟就把动作重点讲完,然后让“挑战”的学员翻身。核心力量跟不上,学员们根本翻不起来,只好乖乖打好基础。
跑酷没有绝对的年龄和性别限制,但要想玩得好、玩得安全,体能必须达标。大量重复的基础训练,不仅是打基础不可或缺的过程,更是关键时刻保护跑酷选手的一道防线。
有几个例子,赵学强这几年接受采访时总是一遍遍地讲给记者听。日常训练中经常会发生意外。有好几次在越过障碍物时,脚下一滑,惯性把身体带了出去。那一刻,赵学强心里想:“完了,肯定结束了。”然后,大脑一片空白。等他落地站起来时,发现只是受了点轻伤。几次之后,他总结出原因:大多数人摔倒时,第一反应肯定是用手撑在地上,尽力保护头部,但跑酷者在即将摔倒时,身体的第一反应却是翻滚。这个无意识的动作,是几万、几十万次基础翻滚训练留下的肌肉记忆——当身体接近地面时,肌肉的第一反应就是翻滚。
那一刻下意识的举动避免了更严重的伤害,而这个发现让赵学强兴奋了许久,跑酷让他发现了隐藏在身体里的一些“本能”,他更加感恩遇到这项运动。
按照这样的逻辑,道理渗透到赵学强日常训练的细节中。赵学强并不认为带学生去户外训练比去熟悉的室内场地更危险。他知道每个人的身体都有这样的潜意识:在陌生的环境中,会更加警惕。在观察地形、熟悉障碍物的过程中,大脑会迅速判断完成每个动作的可能性,并做出如何跨越的决定。
越危险,越安全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赵学强对这项运动的理解越来越深刻,如今,他把跑酷训练视为“最简单的自我身体练习”。
赵学强讲起自己的经历,他一向胆小,有严重的恐高症,至今还记得第一次成功爬墙的经历,那是一堵四米高的墙,经过长时间的训练,他终于可以徒手爬上墙了。爬上去的那一刻,赵学强很兴奋,但站起来环顾四周时,双腿本能地一软,脑袋一阵眩晕,差点从墙上摔下来。赵学强只好先蹲下,慢慢躺在地上,在地上躺了很久后,才敢慢慢爬回地面,之后再爬到墙头。赵学强从只敢躺下,到能蹲下再慢慢站起来,恐惧感在一次次的尝试中消散了。 现在他可以毫无顾忌的爬到大楼的最高处kaiyun官方网app下载app,沿着白色穹顶的狭窄边缘漫步,并停下来逗弄那些停留在那里的蝴蝶。
赵学强所理解的跑酷精神,并不是提倡做危险的动作,而是要在可控的范围内挑战自己内心的恐惧。其实,不管跑酷者训练了多少年,技术有多成熟,在完成任何动作之前,都没有绝对的保证100%成功。面对障碍,人体有本能的避让意识,每一次肌肉的移动,都是与内心恐惧的对抗。
“只有这样,你才能变得更勇敢,更坚韧。这是一种心理锻炼,对吧?”赵学强说。
这是一场勇敢者的游戏。
奔跑人生
如果幸运的话,跑酷将会伴随赵学强很长一段时间。
随着时光流逝,曾经一起在武林路街头奔跑的伙伴们早已散去,各自过着各自的生活,就连俱乐部的老板也早已不玩了。当时还是一名普通学生的赵学强,如今已经成为了俱乐部的经理。普通上课的学费都不足以支撑一个训练馆的日常开销,他就去健身房当私人教练,或者偶尔去电影摄制组当替身,还接一些潮牌广告的拍摄工作。赚到的钱,一部分用来补贴跑酷训练馆的日常运营。
人生前25年,赵学强频繁换工作,每一份工作都干不了多久。小学时,学校要求学生报课外班,赵学强最想参加体育运动,但报的人太多,排不上名额,就跟着美术老师学画画。后来,大学学的是装修装饰专业。毕业后,我搞的是设计,但领域都比较“魔性”,比如电脑绣花设计、博物馆艺术。也做过一些跟艺术没那么相关的工作,比如西装革履的物业经理、拎着工具箱的电梯工程师,还做过一段时间的包工头,带着师傅接装修活。
因为种种原因,这些工作都没有坚持足够长的时间,年轻而可消耗的日子一天天被浪费云开·全站apply体育官方平台,直到2010年6月2日,也就是赵学强26岁生日的前两天,他无意中点击的一段跑酷视频,成为了他的宿命。
此后的日子里,跑酷以赵学强为“媒介”,影响了很多人命运。
当山东大男孩小董第一次站在赵学强面前时,赵学强有些吃惊。小董看上去大概十七八岁的样子,说话不太流利。赵学强一看就觉得“这小子性格肯定有问题”。他不慌不忙,慢慢听着男孩说。大意是小董在网上看到赵学强的跑酷视频,就来找他学跑酷。这下可就两难了。赵学强想这小子大概瞒着父母跑了,性格怪怪的,没敢收他。赵学强把山东的跑酷朋友的电话给了小董,把孩子送回了老家。没想到,第二年,小董又来了,态度比上次更坚决,一定要留在这里。跟小董父母确认后,赵学强就收了他。
教好这样一个有自闭症倾向的学生,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站在训练馆里,小东许久没有说一句话。无论赵学强跟他说什么,他都好像没有反应,更别说跟同学交流了。赵学强要慢慢跟小东交朋友。其他学生训练的时候,赵学强就把小东拉到一边,两人偷偷练习。渐渐地,他发现小东弹跳力不错,于是就把这个优势放大。每次小东完成一个好的定点跳,他都会大声鼓励他,“让他有自信”。树立信心,是打开这类型学生心扉的关键。“他离开我这里之后,真的变了很多,每次见到他,我都好想加他微信。”赵学强半开玩笑地说。
这件事被当地一些媒体报道后,一个真正的自闭症孩子来到了赵学强的训练馆。他记得很清楚,孩子妈妈第一次带孩子到场馆看训练时,孩子突然当着众人的面打了妈妈一拳。“只要孩子喜欢这个运动,我可以教。”赵学强又多了一个“问题学生”。如今,经过半年的训练,孩子也慢慢接受了外面的世界。今年赵学强过生日时,孩子悄悄跟他说了声“生日快乐”。
跑酷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人生,这其实是这项运动本身给予他的自信。
跑酷是一项没有任何限制和约束的运动,任何人都可以通过训练发现自己独特的身体优势。经验更丰富的赵学强则为学员设计“别人做不到,你做得到”的动作,自然而然地树立起信心。跑酷公平地让每个人都有机会获得优越感。
教了这么多年课,教了这么多学生,赵学强早就发现,喜欢跑酷的人大多性格内向。“很多人对生活缺乏信心,很想和外界交流却不敢,觉得自己心里有勇敢的一面,但现实中做不到。”赵学强觉得,跑酷给了这些人释放自我的机会。他特别高兴的是,经常有一些“老派”的人来学跑酷,而且精神头还挺足。有的人学得认真,五十多岁的人身体素质比二十几岁的年轻人还要好。
看着他们,赵学强心想,如果不出意外,跑酷是可以一直坚持下去的事情。身体素质不行怎么办?翻跟头不完美怎么办?“感觉身体不行的时候,就是不行。”只要你还想继续自由奔跑,就可以继续跑。
“跑酷”概念的创始人塞巴斯蒂安·福坎在思考这项运动的哲学意义时,曾写下这样两句诗:
生活就像一条充满障碍和挑战的道路。
如果你掌握了跑酷,你的人生收获将会更多。
跑酷固然危险且艰辛,但像赵学强这样的选手依然享受向城市中的每一个障碍、生活中的每一个困难发起攻击,不仅要克服外在的阻碍,更要挑战内心的胆怯,成为更加优秀的自己。
正是因为有克服的能力,挑战才会接踵而至。
正如塞巴斯蒂安·福坎所说:“如果你掌握了跑酷,你将从生活中获得更多。”跑酷不仅仅是一项运动,更是一种生活方式。它教会人们勇敢、全心全意、永不停歇地前进,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坎坷、曲折和障碍,直到到达彼岸。
他们渴望的是真正践行内心的本性,像赵学强这样的都市年轻人渴望释放内心的真我,成就更美好、更时尚的自我。时尚独特的都市硬派SUV北京20将成为生活中最好的出行助手,强大的动力将帮助他们摆脱城市的束缚,发现生活的美好,追寻世间的乐趣。
我要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