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开·全站APP登录入口 你能决定你的身体吗?健身行业价值链思考与重塑
1.健身产业价值链基本要素
健身的目的无非就是增肌、减脂(减肥)、提高体能、精神状态、气质魅力。当然,对于大部分消费者来说,直接目标是前两项,后三项是间接目标。也就是说,当后三项是目标时,往往会通过其他手段来实现。
“三分健身,七分饮食”在增肌减脂的过程中,有效的健身需要同时注意以下两个方面:运动和饮食。
在健身价值链中,我们分析了运动和饮食的基本要素。在运动部分,对应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,运动所需的基本要素可以进行组合,以满足不同的需求。这些要素是:健身设施(场地)、健身指导、健身交流、健身器材。在饮食部分,这些基本要素是:饮食指导、餐饮支持。
下面就这些基本因素在现有商业模式中的作用进行分析。
健身器材
简介:基础装备是健身鞋和健身服,高级装备包括手套、腰带、耳机等运动配件,还有手环(带APP)等智能设备可以检测体能。
主要作用:保障安全、提高效率、作为沟通内容
提供商:主流健身器材由知名运动品牌如Nike、Adidaskaiyun体育登录网页入口,专业运动品牌如迪卡侬(主打低端)、Under Armour(主打高端)等提供。
健身设施(场馆)
简介:以传统健身房为主,目前一线城市兴起一对多团体训练室等新业态,传统健身房内有器械区、自由重量区、有氧力量区、健身室、单车室、团体课室、拳击区、泳池等。
主要功能:提高效率、降低门槛(如果没有健身房,难道大家都去买全套器材吗?)、交流平台。
提供方:Wales、One Tera Wade、浩沙等,以及各类专注于小众领域的工作室,比如瑜伽室等。考虑提供在线课程的健身应用还应该将家庭、办公室等场所纳入这个范围。
健身指导
关于:包括知识传递、适应度监督、过程反馈三部分。
过去,健身指导主要由健身房的私人教练和朋友提供,其中私人教练占主导地位。由于私人教练授课需求普遍存在,导致私人教练和健身者的动机不匹配(前者追求盈利,后者追求健身)kaiyun体育登录网页入口,私人教练的投入和产出普遍不匹配(私人教练收入很大一部分流向了健身房)。健身者为健身指导支付过高的学费,甚至健身指导不正确的情况屡见不鲜。
随着互联网的发展,优质信息得到充分共享,无论是社区平台(如知乎),还是基于APP的综合性实用在线课程,都已经可以承担知识传递、健身监督(部分)等功能,但无法解决过程反馈的功能,无法规避健身爱好者采用不正确的健身姿势等风险。
主要功能:提高效率、降低风险、作为沟通流程和内容
提供者:私人教练、提供在线课程的健身应用程序和朋友。
健身交流
主要功能:提高健身技能,互相监督、激励。
提供者:过去是由健身爱好者、私人教练或者健身房的朋友提供,随着互联网的发展,APP接管了这部分需求。
饮食指导
关于:为了追求高质量的健身效果,必须重视饮食,而饮食往往被人们忽视,或者常常受客观因素的影响。
主要功能:作为沟通流程和内容,提高效率。
提供者:无论是健身教练、社区平台还是专注于这个方向的APP,都可以提供相对精准的如何注意饮食的信息,同时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。
餐饮支持
关于:目前可以发现,健身餐也是一个欣欣向荣的食品类别。
作用:提高效率。
供应商:我们拥有线上和线下品牌,主要专注于沙拉和排毒果汁。
2. 行业痛点
健身行业常常被人诟病,主要痛点如下:
(1)定价模式不合理:年度预售消费周期过长,月消费价格异常高,并有高额转让费。这是因为传统健身房希望长期绑定消费者,从放弃长期消费的消费者身上获取高额利润,进一步向坚持长期健身的消费者出售私教课程,挖掘其剩余价值。从经济模型上看,传统健身房通过这种定价模式攫取了巨额的生产者剩余。另外,健身房的闲置时间长也是价格高昂的原因之一。
(2)家教质量良莠不齐:家教以销售为导向,未必能提供具有相应价值的正确知识,其自身素质、教学水平、认证标准还有待评判。
当人类进入分工交换时代,如果信息充分流通,一个行业最好的价值链,就是价值索取者直接支付相应的价格给价值提供者,实现平等交换。如果一个行业的价值提供者和收益接受者不是同一方,或者它的管理和销售费用占比过高云开·全站APP登录入口,那么我们就不能指望它健康成长。这时候,这个行业就有潜力把价值链上的某些环节剔除掉。比如驾校、出行(出租车)、教育培训等。这必然导致帕累托改进的可能性。
“健身房其实教学质量不高,顾客不花钱或者低价就学不到健身,然后一个本来是健身老粉的顾客就放弃学习,再也不考虑办健身房会员了,因为他觉得办了也不会练。所以整个健身行业很多时候只能赚一个顾客一年的会员费,然后就损失了本来可以花在运动器材、运动补品、运动教练上的钱,还有未来五年、十年、二十年可以从这个人身上赚到的健身消费。”知乎用户@陈柏玲对健身市场的这条评论很有见地。
3. 现有模型简析
在展望健身行业的未来之前,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中国这一波互联网热潮中涌现的新模式:
(1)ClassPass模式:CityRound(旧版)与BearRun,虽然降低了消费者进入健身房的门槛,但却无法有效降低健身房的营销成本,其在价值链中的意义值得深思。同时,该模式中健身房发展会员的愿望与公司对会员的绑定是相互排斥的。
(2)按次付费:Burn、Open Practice、City Hot Practice(新版)、Initial Practice 等,其中Initial Practice 为私教为主,其余为课程为主。
(3)体系化的健身课程及社区:Keep、Fittime、Hot Fitness等大大普及了健身活动,形成了良好的互动社区,但变现模式还有待探索。
4. 重塑健身行业价值链
让我们看看上述各种基本因素是否能够重新组合,从而振兴健身行业。
传统健身房提供相对完整的健身解决方案,依靠出售会员特权、私教课程和周边产品(健身器材、餐饮支持(包括蛋白粉等补品))来产生收入。其中定价模式不合理,部分原因在于传统健身房提供的价值相对全面。如果我们只保留部分价值会怎样?
(1)以健身设施提供商为重点
健身房主要提供健身器材,并根据健身时间长短向每位健身者收取费用,实现性价比。虽然目前实现这个目标可能有些天方夜谭,但由此衍生的“按次付费”模式的健身房,以及提供按次付费课程的健身APP,都是非常可行的。
(2)以健身指导提供者为重点
专业知识齐全、教学能力强、口碑好的私人教练可以开设独立工作室。
① 专业发展,减少固定成本投入
比如在国外发展起来的Crossfit、瑜伽馆,可以通过减少对设施、场地的依赖和投入,将“设施、场地”和“课程”打包出售,降低价格。
②“标准化”课程实现一对多教学,提高运营效率
虽然个体素质、目标需求存在差异,但教育行业总能将知识点进行切片、细分,在某个阶段进行一对多的教学,效率的提升对于老师和学习者来说都是大有裨益的。
5. 后记
身体和头发都是父母遗传的,对身体健康的重视会带动健康产业的腾飞,健身作为子产业也会有充足的增长空间。当前健身行业价值链的扭曲和痛点的存在,给了创业者充分的施展空间。
这篇文章就写到这里,还希望各位前辈批评指正。
参考:知乎用户@陈柏玲的专栏《健身行业私下观察》。
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36Kr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
我要评论